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沅水古籍文献篇一:《水经注》的沅水

2025-04-26 09:47 来源:瓮透网 点击:

沅水古籍文献篇一:《水经注》的沅水

【编者按】五溪流域属于沅水水系,本次汇编沅水古籍文献资料,均按照原始史料收集整理。后续会持续更新。

水经注

沅水,出牂柯且兰 县,为旁沟水,又东至镡成县,为沅水。

东汉时常德区域图

东迳无阳县无水出故且兰,南流至无阳故县,县对无水,因以氏县。无水又东南入沅,谓之无口

沅水 来源《水经注》卷三十七

沅水东迳无阳县,南临运水,水源出东南岸许山,西北迳其县南流,注于熊溪

熊溪南带移山,山本在水北,夕中风雨,旦而山移水南,故山以移为名,盖亦苍梧郁州、东武怪山之类也。熊溪下注沅水沅水又东迳辰阳县,县有龙溪水,南出于龙峤之山,北流入于沅。

沅水 来源《水经注》卷三十七

沅水又东,滏水注之,水南出扶阳之山,北流会于沅。沅水又东与序溪合,水出武陵郡义陵县鄜梁山,西北流迳义陵县王莽建平县也,治序溪。其城,刘备秭归马良五溪,绥抚蛮夷,良率诸蛮所筑也。所治序溪,最为沃壤,良田数百顷,特宜稻,脩作无废,又西北入于沅。

沅水 来源《水经注》卷三十七

沅水又东合溆水,水导源溆溪,北流注沅。沅水又东迳辰阳县南,东合辰水,水出县三山谷,东南流,独母水注之,水源南出龙门山,历独母溪,北入辰水辰水又迳其县北,旧治在辰水之阳,故即名焉。《楚辞》所谓夕宿辰阳者也,王莽更名会亭矣。辰水又右会沅水,名之为辰溪口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樠溪、无溪、酉溪,辰溪其一焉。夹溪悉是蛮左所居,故谓此蛮五溪蛮也。水又迳沅陵县西,有武溪,源出武山,与酉阳分山。

沅水 来源《水经注》卷三十七

水源石上有盘瓠迹犹存矣。盘瓠者,高辛氏之畜狗也。其毛五色,高辛氏患犬戎之暴,乃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妻以少女。下令之后,盘瓠遂衔吴将军之首于阙下,帝大喜,未知所报。女闻之,以为信不可违,请行,乃以配之。盘瓠负女入南山,上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帝悲思之,遣使不得进。经二年,生六男六女。盘瓠死,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裁制皆有尾。其母白帝,赐以名山,其后滋蔓,号曰蛮夷。今武陵郡夷,即盘瓠之种落也。其狗皮毛,嫡孙世宝录之。武水南流注于沅。沅水又东,施水注之,水南出施山溪,源有阳欺崖,崖色纯素,望同积雪。下有二石室,先有人居处其间。

先秦汉晋时期洞庭地区水系图

细泉轻流,望川竞注,故不可得以言也。施水北流会于沅。

常德市地形图

沅水又东迳沅陵县北,汉故顷侯吴阳之邑也,王莽改曰沅陆。县北枕沅水

先秦时期云梦与云梦泽图

沅水又东迳县故治北,移县治,县之旧城置都尉府,因冈傍阿,势尽川陆,临沅对酉,二川之交会也。酉水导源益州巴郡临江县,故武陵之充县酉源山,东南流迳无阳故县南,又东迳迁陵故县界,与西乡溪谷,即延江之枝津,更始之下流,谓之西乡溪口。酉水又东迳迁陵县故城北,王莽更名曰迁陆也。酉水东迳酉阳故县南,县,故酉陵也。酉水又东迳沅陵县北,又东南迳潘承明垒西承明讨五溪蛮,营军所筑也。其城跨山枕谷酉水又南注沅水,阚骃谓之受水,其水所决入,名曰酉口沅水又迳窦应明城侧,应明以元嘉初伐蛮所筑也。沅水又东,溪水南出茗山,山深回险,人兽阻绝,溪水北泻沅川。沅水又东与诸鱼溪水合,水北出诸鱼山,山与天门郡澧阳县分岭,溪水南流会于沅。沅水又东,夷水入焉,水南出夷山,北流注沅。夷山东接壶头山,山高一百里,广圆三百里。

西汉时期 沅水流域地图

山下水际,有新息侯马援征武溪蛮停军处。壶头径曲多险,其中纡折千滩。援就壶头,希效早成,道遇瘴毒,终没于此。忠公获谤,信可悲矣。刘澄之曰:沅水自壶头枝分,跨三十三渡,迳交趾龙编县,东北入于海。脉水寻梁,乃非关究,但古人许以传疑,聊书所闻耳。

沅水

又东北过临沅县南。临沅县沅南县分水。沅南县西有夷望山,孤竦中流,浮险四绝,昔有蛮民避寇居之,故谓之夷望也。南有夷望溪水,南出重山,远注沅。沅水又东得关下山,东带关溪,泻注沅渎沅水又东历临沅县西,为明月池、白壁湾。湾状半月,清潭镜澈,上则风籁空传,下则泉响不断。行者莫不拥楫嬉游,徘回爱玩。

沅水

沅水又东历三石涧,鼎足均跱,秀若削成,其侧茂行便娟,致可玩也。又东带绿萝山,绿萝蒙幂,颓岩临水,寔钓渚咏之月生地,其迭响若锺音,信为神仙之所居。沅水又东迳平山西,南临沅水,寒松上荫,清泉下注,栖托者不能自绝于其侧。沅水又东迳临沅县南,县南临沅水,因以为名,王葬更之曰监沅也。县南有晋征士汉寿人袭玄之墓,铭,太元中车武子立。县治武陵郡下,本楚之黔中郡矣。秦昭襄王二十七年,使司马错以陇蜀军攻楚,楚割汉北与秦。至三十年,秦又取楚巫黔及江南地,以为黔中郡。汉高祖二年,割黔中故治为武陵郡王葬更之曰建平也。南对沅南县,后汉建武中所置也。县在之阴,因以沅南为名。县治故城,昔马援临乡所筑也。

沅水

沅水又东历小湾,谓之枉渚。渚东里许,便得枉人山。山西带脩溪一百馀里,茂竹便娟,披溪荫渚,长川迳引,远注于沅。沅水又东入龙阳县,有澹水汉寿县西杨山,南流东折,迳其县南。县治索城,即索县之故城也。汉顺帝阳嘉中,改从今名。阚骃以为兴水所出,东入沅。而是水又东历诸湖,方南注沅,亦曰渐水也。

沅水

水所入之处,谓之鼎口。沅水又东历龙阳县汜洲,洲长二十里,吴丹杨太守李衡,植柑于其上,临死敕其子曰:吾州里有木奴千头,不责衣食,岁绢千匹。太史公曰:江陵千树橘,可当封君。此之谓矣。吴末,衡柑成,岁绢千匹。今洲上犹有陈根馀枿,盖其遗也。沅水又东迳龙阳县北,城侧沅水沅水又东合寿溪,内通大溪口,有木连理,根各一岸而凌空交合。其上承诸湖,下注沅水。

沅水

又东至长沙隽县西,北入于江。沅水下注洞庭湖,方会于江。


【说明】

本文纯属个人整理学习五溪流域的原始文献史料,均来源古籍,大家可以多多交流,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