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杜月笙大兴土木建祠堂,社会名流纷纷道贺送礼

2025-04-20 02:27 来源:瓮透网 点击:

杜月笙大兴土木建祠堂,社会名流纷纷道贺送礼

#2022生机大会#

1930年杜月笙欲在浦东高桥家乡建造家祠,出资五十万元购地50亩。建造同时,登刊广告征徇本支,请人纂修族谱。号称国学大师的章太炎也受杜月笙之托撰写了“高桥杜氏祠堂记”,章在文中称“杜之是出于帝尧,夏时有刘累,及周封于杜,为杜柏”。颂扬杜月笙“自寒微起,为任侠,以讨妖寇,有安集上海功,江南北豪述皆宗之。始就高桥建祠堂,礼其父祖以上”。

杜月笙的一百二十五位朋友、门人和学生则集资赞助10万元,在杜氏家祠之侧附设藏书楼和学塾,以附庸风雅。

1931年6月杜祠落成,国民党军政大员及社会名流纷纷赠匾祝辞,送礼道贺。蒋介石在赠匾上题写了“孝思不匮”。原北洋军阀各派系头目徐世昌、曹馄、段祺瑞、吴佩孚、张宗昌等人也送了匾。

6月9日,五千余人参加了恭送神主入祠的仪式。法租界破例允许淞沪警备司令部、国民党陆军第五师、吴淞要塞司令部、海军司令部的军乐队和荷枪实弹的士兵通过租界,并派了政治部全体人员、法捕房的华洋巡捕会同公共租界的英国马队巡捕、工部局军乐队加入了庞大的仪仗队。

6月10日在杜氏家祠正式举行奉安典礼。杨虎、吴铁城、宋子良、钱新元、法国驻沪总领事葛格林、警务处总监费沃、日本驻沪总领事村井、领事三浦、坂西将军等中外宾客“二万人参加杜氏家祠盛典,各国名人,往贺者络绎不绝,其盛况为上海多年来所罕见”。

自6月8日至10日为招待来宾,每日开酒席千桌以上,仍有不少人无法排人座席。杜月笙还遍请京剧名角连续演出三天堂会戏,以示庆贺。高桥临时搭起的剧场内人满为患,“人气白热化”。因为三天的宾客超过8万,致使事先准备的“杜氏家祠落成纪念”的徽章根本不够分发。高桥邮政支局还发售了恒社成员陆京士、朱学范为拾高杜月笙的身价、私刻的庆祝杜氏祠堂落成典礼的纪念邮戳。

杜氏家祠落成典礼结束后,各方人士对杜月笙的捧场仍然不断。同年10月,原国民政府主席胡汉民补写了“高桥杜氏家祠记”,请国民党中宣部部长刘芦隐工楷书就,制成匾额,送给杜月笙。11月26日汪精卫来沪参加国民党中央全会后也写了一篇“高桥杜氏家祠记”,在文中也大肆吹捧杜月笙。

汪精卫、陈公博、顾孟余一派主持的国民党改组派当年曾对蒋介石“利用青红帮”的“公安系”演出的白色恐怖加以指责,而此时此地,汪精卫已完全改变了嘴脸,极尽吹捧之能事。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关注,欢迎大家评论,留言一起交流,更多精彩将持续更新。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