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历史上的帝王 汉桓帝刘志

2025-04-18 11:44 来源:瓮透网 点击:

历史上的帝王 汉桓帝刘志

刘志:出生于公元132年 卒于公元167年,公元146——公元167在位,汉章帝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性情勇毅,但无谋略。在位21年,曾想回天,却无智谋之能,面对宦贼外戚交替称雄,只能忧郁自毁一生。病死,终年36岁,死后葬于宣陵。谥号孝桓皇帝,庙号威宗。

按规制,在外为王侯者,不可继承大统。但东汉屡有破此规制者,原因是当权的外戚或宦官希望找一个年幼无知的小皇帝。以便继续控制朝政。桓帝的帝位就是因此侥幸得来。

质帝本初元年(146年),顺烈皇后梁纳以皇太后身份征桓帝到洛阳城北的夏门亭,准备把她的妹妹嫁给桓帝。但婚礼尚未举行,太后的哥哥,身为大将军的梁冀,因新立才8岁的质帝指责他是“跋扈将军”,竟将质帝毒死了。因此,朝中又要议立新帝。

当时梁冀考虑到刘志年方15,容易操纵,提出要策立桓帝;而太尉李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成为了削弱梁氏集团的势力,则主张迎立年长的清河王刘蒜。于是梁冀召集三公、中二千石、列侯一起来讨论此事。结果李固、胡广、赵戒及大鸿胪杜乔都认为清河王“明德著称”,且血缘与质帝最近(为质帝兄),应立为嗣。梁冀苦于找不到别的理由反对,只好宣布暂停讨论。

第二天重会公卿讨论,梁冀严厉逼迫群臣策立刘志。那些公卿在梁冀的淫威下只好屈从,只有李固坚持己见。为了消除阻力,梁冀就让梁太后下诏罢免了李固。这样,在闰月庚寅(146年),梁冀终于持节,以诸侯王青盖车,迎刘志入南宫即皇帝位。刘志就这样在外戚梁氏的一手操纵下做了皇帝,梁太后临朝听制,梁冀把持朝政。

桓帝在位21年,前13年基本是一个傀儡皇帝。当时,梁太后临朝听制,梁冀把持朝政,他几乎难以置喙。尽管梁太后在和平元年(150年)曾下诏归政,但梁冀专横跋扈,桓帝还不得不仰其鼻息。桓帝真正亲政,是他在位的后8年,而在这8年中,发生很多重大事件,即“三断大狱,一除内嬖,再诛外臣”。所谓“三断大狱”,一是诛灭梁冀,二是废免邓氏,三是禁锢党人;“一除内嬖”,是抑制宦官;“再斥外臣”,则是诛杀南阳太守成瑶和太原太守刘质。

桓帝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改元次数最多的一个。他曾七度改元:即位第二年改元建和,三年改元和平,仅一年又改元元嘉,三年后改元永兴,二年后改元永寿,四年后改元延熹,十年后又改元水康。

桓帝不仅改元多,宫女也多,就连皇后也立了三位。桓帝牛活相当腐朽,后宫宫女多达万人,尽管他曾接受光禄勋陈蕃的建议,放出宫女500百余人,但这仍远远低于所留宫女的数量。他在位21年,所封贵人就有十几人之多,才女更是无数。而且除了众多的嫔妃,他还先后册立了3个皇后:一个是梁皇后、一个是邓皇后,还有一个是窦皇后。

永康元年(167年),桓帝改元为永康元年,希望通过改元使东汉王朝长治久安,也使自己长期因腐朽生活而虚弱的身体永远健康。但事与愿违,不仅东汉王朝业已摇摇欲坠,他自己也从此一病不起。十二月丁丑,桓帝死于洛阳宫中的德阳前殿,年仅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