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重庆"超牛"女学霸:专业第一名,获多项国家级大奖,更跨专业保研北大!

2025-03-06 10:04 来源:瓮透网 点击:

重庆"超牛"女学霸:专业第一名,获多项国家级大奖,更跨专业保研北大!

心里有窗,不甘庸常。大学四年,她将热爱进行到底,凡事盼望,从不退却,志向终酬。重庆大学博雅学院2016级本科生潘偲毓,这个被赞誉为"行走的优秀指南"的人——本科学习汉语言文学,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跨专业保研至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

学业上,潘偲毓绩点排名专业第一;获得7项国家级、校级奖学金,以及13项国家级、校级竞赛奖项;课余,非外语专业的潘偲毓又摇身一变,成为"翻译达人",获得全国翻译专业资格二级(CATTI-2)证书;曾协助重庆大学高研院何祥迪老师翻译《帕墨尼德,柏拉图与凡人哲学》一书,还担任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下属"法意读书"公众号编译组成员,为公众号翻译多篇外刊文章。

在兴趣与专业间搭起一座桥

很多人会把兴趣爱好与专业学习割裂开来,与他人不同的是,潘偲毓却在这两者之间搭了一座桥。

因为对摇滚乐感兴趣,潘偲毓便去翻译自己喜欢的外国摇滚乐队的访谈实录,还翻译过3本摇滚乐队传记的选段。"翻译的过程其实非常有趣,向读者分享自己翻译的这些作品本身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正是由于不断的翻译过程,使她沉浸在英语的语境之中,学习英语写作方式,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不仅进一步培养了她的爱好,也帮助她斩获众多国家级英语翻译比赛的大奖。

在新的领域发现自己的另一种可能,这是潘偲毓在翻译工作中的重要收获。从2018年至今,她担任北京大学法制研究中心下属"法意读书"公众号编译组成员,翻译了多篇刊载于《国家评论》等杂志的法学类文章。谈到翻译,她便滔滔不绝:"法意是北京大学所设置的一个公众号,会分享一些与政治、经济、法律有关的外刊文章,翻译能让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供了更多的认知视角。"

原本潘偲毓在大二下学期专业分流时,选择了汉语言文学方向。由于自身所学与编译内容的差距较大,面对法学和金融学的专业知识大山,潘偲毓也有着对信息一知半解、无从下手的难题。为了去克服这些难题,理解消化复杂的词句,除了查找资料以外,潘偲毓也会与在北大读研究生的学长学姐们交流,把在编译中遇到的问题和他们讨论,克服自身专业知识的局限。每翻译一篇文章,潘偲毓总是能从其中获得新鲜的知识,去开辟又一块自己尚未涉猎的领域,在编译中用尽诚意,培养更高的眼界。

在日积月累的编译工作中,她接触了许多法学类知识,便有意识地去阅读法学类书籍,此时,她发现法学是一门能激发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并为之投入更多精力的专业。"然而,与法学类专业同学相比,我的专业知识较为薄弱",在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之后,潘偲毓从未放弃,一步步筹备着自己的未来,最终成功保研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

2019年参加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夏令营

"我计划在大四剩余的时间里更多地补充法学知识,也希望在研究生的学习中,建立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

用自律成就优秀

除了兴趣与热爱,大量的阅读和严格的自律是潘偲毓的大学生活常态。与其他学院不同,博雅学院的培养模式是,在大学前两年注重文科基础训练,不划分专业,这就需要自己在基础学习上投入更多精力。"我认为,在初步明确自己的目标后,制定好学习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日常学习外,潘偲毓通常会在网上查找资料,充分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构建起学科的知识体系。

大二暑假,潘偲毓赴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进行为期六周的暑期交换学习。这段经历也帮她成功"治好"了拖延症。"当时在国外学习时,如果没有按时提交作业,老师会毫不留情地给你零分,正是在这种紧迫感的驱使之下,我们都会及时完成作业。"在这次交换中潘偲毓选修的两门四学分课程也分别取得了96分和93分的优异成绩。而对于如何打败"拖延症",她的建议是要注意保持学科平衡,不能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就卡着时间点草草完成作业,这样带来的结果只会是恶性循环。

大学四年,潘偲毓将热爱与自律进行到底。"不管是在博雅还是生活中,兴趣是很重要的东西,但也需要用合乎规范的方式表达出来,光有情怀只是空谈,需要与现实相结合才能获得成功。"这是学霸的养成秘诀,也是她坚毅的自我选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重庆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源:重庆大学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