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中国第一大毒枭刘招华如何一步步走向不归路的

2025-01-21 16:04 来源:瓮透网 点击:

中国第一大毒枭刘招华如何一步步走向不归路的

曾经,刘招华是一名出色的法警,多次获得表彰和立功。前途无量!2004年,他被公安部列为A 级通缉犯,悬赏38万元。2005年3月5日,正值40岁生日的刘招华在老家福安市落网。距离他第一次进入警方视野已经九年之久。

姐姐保留的唯一一张当兵照片

1965年3月5日,刘招华出生在福建省福安市赛岐镇,12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常年卧床。在这样的家庭中,刘招华学习异常刻苦,成绩优异。刘招华尤其热衷于数理化,中学时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化学竞赛。

刘招华获得奖状

由于家庭条件不允许,高二的时候,刘招华辍学打工,几个月之后没有任何关系的他成为了福建平潭一名边防战士。由于工作原因,他接触了黄麻素-制作冰毒的原料。这也为他走上不归路买下一个伏笔。1988年,是他接触毒品的第一年。由于工作中的频道接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再加上刘招华的好奇心和聪明的头脑,很快,刘招华在东湖宾馆自己租的房间里面第一次制出了毒品,并交给一个台湾人转卖出去。从此踏上了他的不归路。

1990年,刘招华被分配到老家福安法院,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就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还常常在各种活动中立功,能力在同级人中属于较高水平。1992年,刘招华在赛岐镇搭了一幢厂房,表面上是生产再生塑料,实际上是走私高档酒、汽车等物品,并因此谋利。为制毒储备了大量资金。

再生塑料制造厂

1995年,刘招华从法院辞职,拿出40万元购买各种制毒的原料、配剂,扩大再生产。他并不满足80%的纯度,想方设法提高冰毒纯度,从某大学教授口中套出一套更有效提纯方法,一度把毒品纯度提高到99%!从此“事业”可谓是如日中天。

由于“销量”太好,也由于贪婪,负责销售的陈文印违背了“不销售给内地的”约定,转手把“货”卖给了一个福建人,这个福建人在贩卖毒品的过程中被警察抓捕,警方冒充这个福建人诱捕了陈文印。为了保命,陈文印供出了刘招华。警方迅速出动,但是当警方赶到刘招华的别墅的时候,狡猾的他早就通过地下通道逃跑了。做过六年武警五年法警的刘招华在得知两人被捕消息后立刻就开始了潜逃。

1998年10月到1999年10月,刘招华共计制造出冰毒31吨,狂赚3100万元,比世界上任何一个贩毒集团的生产量都多!是名副其实的大毒枭!

2004年,隐姓埋名的刘招华化名“李森青”选择广西桂林,意图利用广西天然的地理条件东山再起,可在一次牌局中,电视正在播放新闻的警方通告中刘招华暴露了自己。可被久经沙场的他风轻云淡地轻松化解了!刘招华知道广西待不下去了,然而在其离开山洞之前居然挑衅警方:打电话称,我是刘招华,你们来吧。我在某某山洞。

在全国警方的通力合作之下,2005年3月5日,终于在福建福安,刘招华被抓获。

刘招华被抓获

2006年6月,广州法院的被告席上,刘招华狡辩道,我用的材料都是市场上能买到的。我制造的是灭鼠剂,是香料。在二婶期间。刘招华称是报了鸦片战争的仇,因为西方国家用毒品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2007年6月22日,广州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判处刘招华死刑。判处之后刘不服判决,上诉至最高法院,一年之后法院经过审理,裁决维持原判。

2009年,刘招华被执行死刑,临刑前,刘招华要求点歌给自己,随着经典儿歌《别看我只是一只羊》响起,刘招华大喊“我给鸦片战争报仇了”!大毒枭生涯就此落幕。

刘招华先后娶了三个老婆,生了四个孩子。第一任和第三任的两个儿子都由二姐刘月春抚养。第一任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在刘招华案发后出家为尼。刘招华的第二任妻子在湖南。是逃亡期间迎娶的,生了一个女儿。因为曾帮助刘招华转移赃款,也一起被捕。第三任妻子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刘招华和第二任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