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自贡富顺:千方百计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安全

2024-07-14 09:10 来源:瓮透网 点击:

自贡富顺:千方百计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安全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日电 (刘刚 严坤)自贡市富顺县是全省丘陵农业大县、产粮大县,年粮食产量维持在50万吨以上,在县域经济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7月以来,该县出现历史罕见的高温热浪天气,降雨量不及往年同期的30%。面对连续高温干旱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的重大影响,富顺县委、县政府以群众的生产生活为重,扛牢粮食安全生产政治责任,迅速激活抗旱减灾应急组织体系,抓紧抓细应对举措,压牢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安全。

持续高温伏旱,粮经畜牧全面受灾

机械化播种大豆(富顺融媒 供图)

“从我小时记事的时候起,这条河就没断过流,今年却见底了。”近日,富顺县板桥镇千秋村70岁老农闵大爷,见流经屋门口的龙潭河水干涸,惊叹不已。

今年7月以来,在富顺县城乡各地,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这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据富顺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连续高温干旱天气给全县农业生产特别是以再生稻、再生高粱、甘薯、夏大豆为主的晚秋粮食生产及经作、畜牧、水产等都构成严重威胁。全县80%以上稻田缺水、60%左右稻田断水,部分中稻在抽穗扬花期遭遇高温干旱,造成授粉受精不充分而出现高温逼熟、结实率低、空壳数较多。

同时,富顺县水产品因高温缺水、停电等因素影响,养殖水域面积减少,特别是稻田养鱼,水稻收割后水位下降很快,造成损失较大,全县水产养殖受灾面积8628亩;畜牧业生产因水电等不能有效保障导致牲畜非正常死亡,8月份以来,富顺畜禽养殖企业只能靠水车拉水和柴油机发电保证水电供应,维持正常生产,部分家庭农场受停电和停水影响无法正常维持养殖生产,只能被动选择提前出栏。

统筹安排调度,形成抗旱减灾合力

洒水车浇灌农作物(富顺融媒 供图)

据介绍,在骑龙镇金盘村,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整治撂荒地种植的100多亩夏大豆经受了烈日炙烤。村“两委”主动对接洒水车辆,在就近的水库取水,每天早上浇灌,希望这“及时雨”可以帮助集体经济保收。

受持续高温和干旱少雨天气影响,代寺镇勤劳村8组的部分群众出现不同程度的用水困难。当地党委政府及时协调对接富顺县消防救援大队,给村民们送来“甘露”。

连日来,童寺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50多名党员干部、志愿者成立抗旱保苗服务队,深入东禅、西湖、天池、甘家、老寨等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抗旱保苗工作,号召农户积极生产自救,提高秧苗、豆苗存活率。

在严重的干旱灾情考验面前,富顺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不畏艰险,不惧挑战,发扬战天斗地精神,统筹安排调度全县物力、财力、人力,启动抗旱减灾应急机制,形成抗旱减灾合力。

 做好四个到位,科学抗旱稳定生产

农技人员田间指导(资料图 富顺融媒 供图)

“灾情空前严峻,要想取得抗旱减灾全面胜利,必须立足全县的灾情实际,因地制宜、因灾施策,采取科学抗旱方法,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富顺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县主要围绕受旱情影响最直接的再生稻、再生高粱、夏大豆、甘薯和柑橘五个品种,农技部门全力做到分类指导到位、物资保障到位、水源管护到位、防虫治病到位。

据了解,面对部分地方再生稻、再生高粱歉收、绝收的情况,东湖街道因地制宜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鼓励高塝田、“望天田”等地区改种大豆作物,并组织17名驻村农技员实地指导实施抗旱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全县紧急划拨抗旱减灾专项资金100万元,整合资金800余万元,支持开展抗旱工作。开通物资保障“绿色通道”,统一采购发放化肥650余吨,保障再生稻生产农资需求;严格落实惠农政策,完成水稻保险面积34.8万亩,及时启动保险理赔程序,全力减少农户损失;加紧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推进渠道清淤、提灌站维修等重点工作,启用大型农村机电提灌站约200处,协调抽水机泵等小型灌溉设备约2000余台套,完成提水灌溉面积25余万亩。

据悉,富顺县还加强病虫情测报,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突出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重点抓好纹枯病、纵卷叶螟等病虫防治,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避开高温时段开展无人机作业,选择对路药剂及时防治,早晚施药、用够水量,避免高温下施药造成药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