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朱德摆“鸿门宴”,智取宜章城

2024-02-18 14:41 来源:瓮透网 点击:

朱德摆“鸿门宴”,智取宜章城

毛泽东称赞朱德“肚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周恩来称赞朱德的一生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2020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天地出版社出版《本色朱德》,完整再现这位人民军队总司令曲折而传奇的一生。以下为《本色朱德》书摘:

南昌起义成功后,前敌委员会决定:起义军立即按中央原定计划撤出南昌,南下广东,实行土地革命,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来一次北伐,以统一全国。

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由贺龙兼代总指挥,叶挺兼代前敌总指挥,下辖第九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军。其中,朱德任第九军军长。

1928年初,蒋介石在范石生部安下的钉子丁煦弄清南昌起义军余部隐藏在范石生部队里,且朱德已化名隐藏其中,立即报告了蒋介石。蒋介石得知后,气得火冒三丈。很快,一封密电从蒋介石处发往广东李济深。当时,范部属于广东政府李济深管辖。李济深接电后不敢耽误,马上电告范石生,说是转达蒋总司令的命令,要他迅速解除起义军的武装,逮捕朱德。同时,派出方鼎英部的第十三军从湖南进入粤北,监视起义军和范石生的动向。

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朱德必须立即率部脱离险境。他最初准备按照广东省委的意见,去东江同广州起义的余部会合。但部队刚到达仁化,突然发现国民党第十三军的部队正沿浈水开往仁化东面的南雄,切断了起义军前往东江的去路……

队伍停下来。向何处去,再次成为中心的话题。依照中共中央来信,湘南桂东、粤东海陆丰都是目的地,但哪里是合适的呢?

有许多建议,朱德认真听着、想着。

“到乳源(现属乐昌)的杨家寨子,我在那里有关系,我可以带路。”说这话的是龚楚,1901年11月出生于广东乐昌县长来镇长来村,1927年率农军参加南昌起义。

仔细询问了杨家寨子的地形、社情,朱德知道杨家寨子与湖南的宜章只有一山之隔,有300多户人家,山中有一场不多见的坪坝,而且有党组织活动,他和陈毅便下决心前往。

三九隆冬,阴雨连绵。龚楚带领起义军穿过岭南大瑶山的茫茫林海,于1928年1月5日到达杨家寨子。

杨家寨子有个外来人,名叫杨子达。他本是湖南宜章人,曾任中共宜章县委委员、县农协委员长,因“马日事变”后成为宜章反动派通缉的“案犯”,避居到这个杨姓族人聚居的地方。杨子达得知朱德率部即将抵达杨家寨子,便利用宗族关系,说通族长组织了10多名群众,顶着严寒前往村外三四里的柞树坳去迎接。

很快,他们远远地看见朱德、陈毅率领的队伍来了,作为部队前导的军旗上写着:国民革命军第一四○团。“快看啦,大部队开来了!”“快放鞭炮!”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由朱德率领从韶关辗转而来的这支革命队伍开进了杨家寨子。

杨家寨子的乡亲用滚烫的热情、大碗酒茶招待了这支部队。是夜,部队在坝中点上篝火,乡亲们送来米酒和腊肉,香气飘满山坳。朱德烤着篝火, 喝着米酒,吃着香喷喷的腊肉,同杨子达及老农会骨干们谈论着湖南革命的大好形势。

听着听着,大家心里暖烘烘的。杨子达更是热血沸腾,高兴得连敬朱德两碗酒:“朱将军,明天我就去找宜章组织联系,我们争取让宜章先组织起来!”两个大碗碰到一起……

正喝着,突然一阵骚动,传来马嘶声。很快,一位身强力壮的汉子跃马而下站在面前,他身着呢料,脚穿马靴,满身透着豪爽和英武之气。“来来来,给朱将军介绍一下这位好汉少海,姓胡。”杨子达扬起另一只手,“这位将军姓朱名德。”

打过招呼,朱德才知道胡少海的来历。胡少海家是湘南宜章县的富户,父亲是宜章的豪绅。兄弟六人,他排行老五,乡亲们都称他为“五少爷”。他虽然出身豪门,但上学读书时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放弃了“嗣承祖业”的士绅少爷生活,投身于民主革命,在程潜部李国柱旅当一名下级军官。后来进了程潜办的“建国援鄂军讲武堂”,毕业后在程潜部任营长。“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他遭到怀疑,只得带领部分湖南籍士兵,离开部队,躲到杨家寨子,以贩马作掩护,领导着一支农民武装,劫富济贫,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后来,他同中共宜章县委的杨子达、高静山取得联系,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工作。

“朱将军,我听说你们大闹南昌的事情,可佩!可敬!”胡少海当即表示,人马随朱德指挥,并让人牵来一匹高头大马,送给朱德当坐骑。

“一起革命!革命到底!”朱德同胡少海把手握在一起。从此,“胡家五少爷”一直跟随朱德冲锋陷阵,直到1930年任红二十一军军长时牺牲于福建。

第二天,杨子达差交通请来湘南特委所属的宜章县委书记胡世俭。胡世俭详细地向朱德、陈毅汇报了宜章的敌情:“城内没有正规部队,只驻有邝镜明的500名民团,同外界没有通讯联系。这是有利条件,但宜章是座石头城,易守难攻。”

“请大家谈谈,看湘南暴动这把火如何从宜章点起来?”朱德动员大家献计献策。讨论时,有人认为民团不堪一击,主张强攻;有人建议引蛇出洞,把敌人诱出城来歼灭;有人提出组织一支小分队,装扮成赶圩场的群众,混进城去,来个里应外合;还有的主张兵临城下,把宜章围个水泄不通,限期令对方投降。

朱德默默地听完大家关于如何攻取宜章的主意后,合上笔记本,十指交叉揉搓了好一阵。那深邃、睿智的目光,那成竹在胸的浅浅笑意和神态,都显出他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对即将实施的湘南行动计划的信心。他告诉大家:现在条件比较有利,一是军阀正在湘北酣战,湘南地区敌人势力比较薄弱;二是时近年关,地主劣绅逼租逼债更加厉害,贫苦农民和地主劣绅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三是起义军经过了补充和休整,战斗力大大提高。

说到这里,朱德便站起来,一边踱步,一边思索。突然,他转过身来面向大家,说:“我们这里不是有一个胡少海吗?他出身豪门,参加革命后没有公开地参加过本乡本土的阶级斗争,身份尚未暴露。我看有一着棋可由这位宜章有名的‘五少爷’来走。”朱德说:“起义的时机虽然成熟了,但是, 由于宜章城易守难攻,起义行动绝不能强攻,只能智取。”于是,朱德把自己考虑好了的智取宜章的计划在会上作了具体部署。

最后朱德打着手势,风趣地说:“……先来一个‘请君入瓮’,然后再‘瓮中捉鳖’。”大家齐声叫好,都感到这是条“周郎妙计”,走的是一着妙棋。朱德对胡少海说:“这出戏由你唱主角,我只是个导演,戏可一定要演得像真的一样,演好演活,不能有任何破绽。”

很快,一封盖有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一四〇团关防的公函递到了宜章县县府衙门。县长杨孝斌打开公函一看,原来是本县富豪之子胡少海以国民革命军范石生第十六军一四〇团团副的名义给他写信,信中告诉他:国民革命军第一四〇团奉范石生军长之命,即将移防宜章,以“协助地方维持治安”,本团先遣队由团副胡少海率领,将于1928年1月11日进驻宜章县城。杨孝斌看完这份公函,觉得胡少海荣归故里,并且带部队来维持家乡治安, 理应热烈欢迎。于是,他把县参议长、团防局头目、警察局局长,还有商会会长以及各界士绅等县城里的头面人物都找来,商量如何迎接即将进城的团副胡少海及其带领的先遣队。

1月11日,天气晴朗,宜章打开城门迎接胡少海“荣归故里”。县里的头面人物都到南门外迎接。先遣队入城后,立即布哨,换下了团防局的哨兵,把宜章城的交通要道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后,向朱德发出一封密信,告诉他一切都很顺利,可以按原计划进行。

1月12日,正午过后,朱德、陈毅、王尔琢带着起义军开进宜章城,在一四〇团司令部的临时驻地宜章县女子职业学校开会研究行动方案。胡少海汇报说,根据各方面的情况判断,当地官员、士绅还蒙在鼓里,只是对部队进驻宜章的目的有着种种猜测,事不宜迟,应该及早动手。朱德问宴请各界的事安排得怎样了。胡少海说,他已向县长杨孝斌提出,杨孝斌说那样使不得,不能反主为宾,王楷团座一到,就为各位接风洗尘。朱德说:“那我们就借水行船吧!你杨县长要给我省下这顿饭钱,那我们就不讲客气了啰!”

这时,朱德突然想起五个月前在南昌起义即将爆发的千钧一发之际,他曾奉命宴请敌军的几名团长,从而获得叛徒告密的情报,促使提前两小时起义的故事,心中暗自好笑:“看来我这一生怕要与‘鸿门宴’结下不解之缘了,有意思,有意思。”

宴会在县参议会的明伦堂里举行。酒过三巡,大厅里进来一个跑堂的, 一声长叫:“鱼,来啦!”这是约定的信号,说明一切都已准备停当。

鱼上桌的那一瞬间,朱德站起来,“哐!”一声把盛满酒的杯子往地上一掷,全场顿时哑然无声。门外立刻冲进十多个卫士,把枪口对着那些国民党官员和士绅。被突如其来之事弄得莫名其妙的杨孝斌,大着胆子结结巴巴地望着朱德、胡少海说:“你……你……你们是什么人?”

这时,朱德走出座位,面带几分微笑说:“委屈各位了。”很快,他又一拍桌子,厉声宣布:“我们是中国工农革命军!我就是朱德!”这一晴天霹雳,吓得那些国民党官员、士绅魂不附体,目瞪口呆。随后,朱德表情肃正地说:“在座的可以说都是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你们作威作福,糟蹋乡里,反对革命,屠杀工农,十恶不赦,是劳苦大众的罪人。现在把你们统统抓起来,听候公审!”杨孝斌听了朱德的话,知道上当了,耷拉着脑袋再也不敢作声。

几乎在同一时间,陈毅、王尔琢指挥起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了驻在城东“养正书院”的团防局和警察局,俘虏了400多人,缴枪300多支。

“起义了!暴动了!”年轻人拿起了梭镖,妇女们抱着孩子,老年人倚门扶杖,彼此奔走相告。不一会儿,消息就传遍了全城和四郊。城里的工人(特别是盐卡上的搬运工人)、农村中的贫苦农民,成群结队地前来参加斗争。凡参加的人,都在脖子上挂起约一寸宽、两尺长的红布带子作记号。革命的浪潮很快就席卷了全县。

接着,朱德下令打开监狱,放出被捕的革命者和无辜群众;打开粮仓,把粮食分给贫苦的工农群众。顷刻间,宜章城里一片欢腾。

1月13日上午,中共宜章县委在城内西门广场召开群众大会。会上,朱德根据广东省委的指示,郑重宣布起义军改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不再用“王楷”的化名,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蔡协民任政治部主任。在这里,第一次举起了镰刀斧头的红旗。

*本文摘自天地出版社《本色朱德》

*出版社供图

作者:余玮

编辑: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