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狼来了的故事寓意(狼来了的故事心理学分析)

2023-12-31 05:39 来源:瓮透网 点击:

狼来了的故事寓意(狼来了的故事心理学分析)

关于《狼来了》的故事,相信每个人都耳熟能详。

一个小男孩在山上放羊,感觉很无聊,于是冲着山下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村民们拿着锄头镰刀上山来救他。

狼来了的故事寓意(狼来了的故事心理学分析)-

看着被愚弄了的村民们,小男孩拍手大笑:“太好玩儿了,我是骗你们的”。

狼来了的故事寓意(狼来了的故事心理学分析)-

第二次,放羊的小男孩又对着山下大喊:“狼来了,狼来了。”村民们再次跑到山上,发现又被愚弄了。

第三次,狼真的来了,小男孩再喊狼来了,结果没有人相信了。于是小男孩和羊群被大灰狼吃掉了。

上一代人告诉我们不能撒谎哦,撒谎会被狼吃掉,要做一个诚实的小孩。我们又将同样的话,传递给下一代。

心理咨询师单婷针对这个故事提出了三个问题,并对三个问题依次做了解答。

1.孩子的父母在哪里

故事里没有提到孩子的父母,只是用了村民、农夫这样一个群体性的称呼。什么样的孩子会把惊动一整个村里的人,让大家为他担心来救他当做娱乐呢?他不担心被揍、被骂吗?

一个在山上独自放羊的孩子,看到山下的村民,突然想表现一下自己的存在感。他想要戏弄一下村民,当村民上当了,他的哈哈大笑也许是出自内心的开心,因为感觉到了被重视、被关心。

从这个角度讲,这个事情发生第二次、第三次是一种必然。因为小孩子是没有办法抗拒这种被重视和关注的感觉。如果每次他这样做,大家都会围过来,他一定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这么做。

令人可惜的是,第三次狼真的来了,他没有机会学习到这个方法是一个危险的行为。

这同样是一个缺爱的孩子在冒险试探大人,寻求关注的故事。每个孩子都希望被关注,被爱,父母有必要告诉孩子,要用正确的方法去表达。

2.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你希望大人们怎么做

试探的行为,不止小孩子会做,大人也会做。

有一个男生,他经常跟女朋友提分手,让女朋友回来哄他挽回他。他很享受这种被重视的感觉,直到有一次,他的女朋友再也不来了。

他们分手了,他就很慌,这同样是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当一个人不确定自己是否重要的时候,就希望对方强烈地表现出来,用源源不断地爱和耐心来包容他。实际上,我们知道这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有人教给他正确的认知,而不必付出不可挽回的甚至生命的代价。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小男孩被狼吃了的结局,让人觉得惋惜,而不是大快人心。

3.如果是你,你愿意再一次相信他吗

作为一个成年人,大家肯定都不希望被戏弄了。但是从理智上讲,出于成年人的判断,狼可能真的会来。如果不去,代价可能太大了,另一个方面来讲,也有必要告诉小男孩,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大家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孩子,我知道你放羊的时候,是很无聊的。你也很想知道大家是不是关心你。”

“大家来救你时,你很开心,可是我们也有事情要忙,被你这样戏弄很不开心。”

“下一次,可能我们就不愿意再来了。万一,你真的被狼吃掉了,怎么办?”

“我们做一个约定,好不好?如果你觉得无聊的时候,你可以叫“有人吗?”这样我们就知道你在山上放羊了,我们也可以跟你隔空喊话聊天,你就会觉得有意思多了”

“如果狼真的来了,你就喊“狼来了,救命”,这样我们就会赶来救你。”

我们既去认同孩子的动机,同时又让他学到基本的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的法则。

再次回到男生总提分手的例子,作为他的女朋友,也许告诉他:

“我不清楚你是真的不想跟我相处下去还是只是喜欢我来哄你,我会觉得很累。我很希望有一段稳定互相信任的关系,我也很想跟你好好的走下去。如果你确定要跟我一起走下去,我希望你调整表达情绪的方法。如果一直像现在这样下去,我可能会因为承受不了而选择离开。”

通过挑明情况,承认自己的有限,也让对方从对全能父母的投射里面出来,回到现实里。通过自己努力经营关系来获得安全感而不是通过疯狂的试探。

以上是心理咨询师单婷关于《狼来了》故事的思考,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关于真实和谎言,同时也包含着爱、关心、界限、试探等等心理学的隐喻。

当我们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孩子:如果想要被爱,就要用安全的、双方都很舒服的方式去表达,这样才会越来越幸福。

后记:

很感动看到单婷关于《狼来了》故事的心理学解读。

我们在育儿过程中,发现孩子常常是不按照套路来的。比如你告诉他面条是noodle,饺子是dumpling,他会问你花卷怎么说?

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孩子也常常提出各种花式问题,令家长猝不及防。不妨我们也顺着孩子的思路,拓展一下故事之外的东西,和孩子一起找找答案,发散思维,甚至异想天开,来一次“畅想”之旅。

关于《狼来了》的故事,其实还有其他可挖掘的点,比如,无聊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哪些既安全又能打发时间的事情,顺便进行了安全教育;村民生气了,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学习到认识错误并改正。

希望我们能在故事中和孩子一起发掘更多的知识,而不是简单直接地告诉孩子一句总结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