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群星灿烂:盘点黄埔一期那些著名的将领

2024-11-01 06:00 来源:瓮透网 点击:

群星灿烂:盘点黄埔一期那些著名的将领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所军事院校,也是国共合作期间创办的学校,这所军校培养了众多的高级军事指挥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尤其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虽然第一期只举办了半年多,但众多的毕业生中诞生了一批国共军队的各种名将,可以说是将星如云,那么就盘点一下黄埔一期那些著名的将领吧!

共产党军官

陈赓

(1903~1961)湖南湘乡人,黄埔一期毕业,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解放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二野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黄埔三杰之一)

陈赓大将

蒋先云

(1902~1927)湖南新田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黄埔军校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国民革命军11军77团团长,中共黄埔军校特支书记,1927年任湖北省工人纠察总队队长,5月28日在河南临颍英勇牺牲,后被追赠为中将军衔。(黄埔三杰之一)。

蒋先云烈士遗像

徐向前

(1901~1990)山西五台人,黄埔一期毕业,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1师副师长,中共鄂豫边特委委员,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主席,后担任,解放战争中任八路军第129师副师长,解放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黄埔同学会会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徐向前元帅

许继慎

(1901~1931)安徽六安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1931年11月在“白雀园大肃反”中被诬陷以“改组派”、“第三党”、“反革命”等罪名,杀害于河南光山白雀园,时年30岁。

许继慎

左权

(1905~1942)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负责人,共产党员,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兼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

左权

宣侠父

(1899~1938),浙江诸暨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8集团军高参。1938年7月31日,宣侠父在西安被国民党军统特务秘密绑架杀害。

宣侠父

唐澍

(1903~1928)河北易县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西北工农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7月1日,驻守在保安镇的第一大队突遭军阀李虎臣部四个残旅的包围,唐澍亲率百余人星夜前往增援,不幸中弹英勇牺牲,年仅25岁。

唐澍

王尔琢

(1901~1928)湖北石门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红四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1928年8月25日,在江西崇义思顺墟追击叛徒时,英勇牺牲,年仅25岁。

王尔琢

周士第

(1900~1979)海南琼海人,黄埔一期毕业,共产党员,红二方面军参谋长,先后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百团大战,指挥晋北战役,协助徐向前指挥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参与指挥扶郿战役和秦岭战役,连续解放汉中、广元、剑阁、江油、绵阳等40多座县城,参与指挥抗美援朝战争防空作战。

周士第上将

1950年10月奉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任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阎揆要

(1904~1994)陕西佳县人,黄埔一期毕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科长、参谋处处长、军政处处长,冀鲁豫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军一野参谋长,解放后担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阎揆要中将

蔡申熙

(1906~1932)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11军24师参谋长,共产党员,八一南昌起义后任工农红军25军军长,是红15军的主要创始人。1932年9月,突袭作战中不幸牺牲!

蔡申熙

国民党军官

胡宗南

(1896~1962)浙江孝丰人,黄埔一期毕业,是蒋介石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其一生历经黄埔建军、东征、北伐、内战、“剿共”、抗日战争,先后担任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国民党一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绥靖公署主任,台湾澎湖列岛防守司令官。

胡宗南

1950年兵败后去台湾,曾在大陈岛指挥沿海游击部队。历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总统府”战略顾问等。1962年2月14日因心脏病病逝。

杜聿明

(1904~1981)陕西米脂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中国远征军副司令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2兵团司令官,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史称“昆仑关大捷”。

杜聿明

解放战争中被俘,1959年被特赦,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1年5月7日,因患肾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蔡炳炎

(1900~1937)安徽合肥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1军3师8团团长,1师参谋长兼开封警备司令,国民党18军67师201旅旅长;抗日时牺牲,追赠陆军中将。

蔡炳炎

廖运泽

(1903~1987)安徽寿县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大队四队队长,早年加入共产党,后加入国民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96军军长,20集团军副总司令,1949年5月因其旧部第一一零师起义被通缉,潜居香港,1952年回大陆后,任江苏政协副主席。

廖运泽

邓文仪

(1905~1998)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政治部代主任,国民党陆军中将,国防部政工局局长,复兴社助理书记,抗战期间担任第三战区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党务委员。

邓文仪

1949年到台湾后,任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台湾行政部门”内务部政务次长等职;晚年积极筹建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并担任会长,主张和平统一中国;

曾扩情

(1893~1983)四川威远人,黄埔一期毕业,1932年,参与发起复兴社,被蒋介石指定为复兴社监察干事。后任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军队党务特派员,国民党四川党务特派员。

曾扩情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八战区司令长官部政治部、陆军大学政治部主任。1949年12月,在重庆被人民解放军俘虏。1959年12月,获特赦释放,定居本溪。历任辽宁省政协第四、五届委员,省政协秘书处专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范汉杰

(1895~1976)广东大埔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教育处长,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兼东北“剿总”副总司令。

范汉杰

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于锦州。1960年获特赦,后任全国政协文史馆专员。1964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76年逝世,终年80岁。

酆悌

(1903~1938)湖南湘阴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政训处处长,国民党陆军少将,国民党长沙警备司令,复兴社书记,是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开始从事军队政治工作。1938年因长沙大火案被蒋介石下令枪杀。

酆悌

桂永清

(1900~1954)江西贵溪人,黄埔一期毕业,黄埔军校教导总队长,参加过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历任师长、军长、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国防部参谋总长,国民革命军海军一级上将,1954年病逝于台湾。

桂永清

关麟征

(1905~1980)陕西户县人,黄埔一期毕业,928年起历任国民党革命军团长、副师长、师长、军长、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

关麟征

抗日战争中参与“台儿庄大捷”,1939年任第15集团军总司令,记功一等,1947年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49年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后居香港。1980年7月30日病逝于香港伊丽莎白医院,享年75岁。

贺衷寒

(1899~1972)湖南岳阳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军委会政训处长,政治部一厅厅长,台湾“交通部长”(黄埔三杰之一)

贺衷寒

侯镜如

(1902~1994)河南永城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17兵团司令。

侯镜如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国民党军第九十二军二十一师师长,参加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枣宣会战。1941年上半年,率部进攻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1948年起义,1955年加入民革。

黄维

(1904~1989)江西贵溪人,黄埔一期毕业,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缅甸反攻等,在淞沪会战号称“血肉磨坊”的罗店战役中表现神勇。

黄维

曾任国民革命军第12兵团司令长官,俗称“黄维兵团”,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1975年,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赦,后任全国政协委员,致力于国民革命军军史研究。1989年3月20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张耀明

(1905~1972)陕西临潼人,黄埔一期毕业,抗日爱国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曾任国民党员,国民革命军陆军旅长、第4集团军副总司令兼陆军第38军军长、南京首都卫戍总司令;黄埔军校第三任校长等职。

张耀明

李默庵

(1904~2001)湖南长沙人,黄埔一期毕业,国民党陆军中将,国民党32集团军总司令,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参加东征、北伐,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

李默庵

1949年夏,退出军政生涯,移居香港,坚决拒绝国民党要他去台湾的安排,1990年回祖国定居,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任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常委。

郑洞国

(1903~1991)湖南石门人,黄埔一期毕业,曾参加东征和北伐,是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郑洞国

1933年率部参加了长城古北口抗战,“七七事变”后,相继率部参加保定保卫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昆仑关大捷、鄂西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战役,屡创敌顽,战功卓著。

1943年调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率部会同盟军收复缅北,扬威国外;1945年回国,历任第三方面军副司令、东北保安副总司令、代总司令等职,1948年于辽沈战役的重要时刻,脱离国民党阵营。

陈明仁

(1903~1974)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军长、兵团司令官、湖南省政府代主席等职。

陈明仁

抗战期间参与九江保卫战和桂南会战,1944年随中国远征军参加滇西对日军反攻作战,打通中印公路。

1949年8月4日率部在长沙起义,后任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员、湖南省临时政府主席、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第五十五军军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宋希濂

(1907~1993)湖南湘乡人,黄埔一期毕业,先后参与东征、北伐、抗日战争,国民党陆军中将,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14兵团司令官,解放战争时被俘,宋希濂历经重要战役数十次,曾获青天白日勋章,有“鹰犬将军”之称。

宋希濂

1949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虏,后作为战犯接受改造,1959年12月特赦。1980年赴美探亲,后定居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