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国文的魅力,向来不是一枝独秀,而应有满园的春色。

2024-06-26 01:42 来源:瓮透网 点击:

国文的魅力,向来不是一枝独秀,而应有满园的春色。

作者:朝廷半日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国文圈”开始一味强调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而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诗书礼乐)开始被越来越多覆盖掉。

随着“白话”风气的盛行,如今一“提起诗词、强调文言文”便很容易会被扣上了“八股复辟”的帽子。于是,本该发声的选择了沉默;本还在徘徊的便走向了对立…

正如徐晋如学者《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引言中,他曾经将《国文课》文稿交给某老牌国字号出版社,但等编辑复信:“书本内容卓尔不群,但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以及全书所体现出的精英阶层倾向,介于我社立场想左顾只好放弃…”足可见,徐学者的观点之特立独行。

正如,文学的欣赏是对文艺意识认同和品味而产生的愉悦感,既不能“宣之于口,也不能一言于人”。

确实,《国文课》中作者对于整体内容参杂了许多作者的情感和厌恶喜好。比如,对于“新文化运动”以及胡适的对立的态度,甚至对于文学赏析应当具备文化阶层的观点还是客观存在的。

中华文脉或者说传统文化的断层,当下十分明显。不可否认,当下生活更趋向于西方,传统文化也渐渐离开了它生长的土壤,造成了传统文化的一些委靡。加之,中国传统文化,如今总是被一些别有用心者或者层楼蹭流量之人,拿来贩卖和利用。各种大师满天飞的年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生存环境就更显得岌岌可危。

好在,修复中华文脉,树立文化自信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由于历史原因,使得当年被中断的文脉,大师的突然殒落、那些传承文化所依附的物质的被摧毁…文脉的修复工程可以说极为艰难。

与其说是《国文课》成为了争论的焦点不如说,作家提倡传统国学是观点的A面“杠”上胡适对于过分白话的B面,这多少和如今大家心里的固有印象有很强的冲击。个人认为就文学作品或者作者而言,应当有其特殊的视角,这有利于避免千篇一律,毕竟思想是自由的,也是多元的。但对于读者而言,各家所长中更重要的应该是“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学赏析的偏好。

阅读更多还是要,清晰头脑,读百家,锻炼自己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国文课》用15个章节,将同中国传统文学的历史传承梳理了一遍。这有别于有别于以往的国学文化书籍简单地对于诗词歌赋的拆解或注释,这角度更像是第三人视角。但,徐晋如学者更多地将自己主观意识注入诗句当中。一本《国文课》,更像是和徐学者的一次私下分享会,他丝毫不隐藏的,将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思想和认知进行描绘,所以阅读中时常可以看到作家对某句话、某句词、甚至某个先贤的肯定和歌颂,这当中既有他自己的原话,也有着借用古人的“摘抄”,文字真实,情感丰富。

《国文课》的文字里,学者爱憎分明,很真实地反馈对于胡适和新文化运动后对国文的“伤害”。当然对于当下文化现状,作家即没有一味地巴结读者,也没有一味的去适应这个时代。他似乎只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向我们展现传统的文脉。

比如:作者列出杜甫的诗词,试图还原杜甫一个“上得朝堂、入的草堂”的诗人,他有对于时代的描述,也有对于百姓辛劳的诉说,诗词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历史的诉说”,透过短短几字的诗句看到了王权频发的战事,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更看到战争对于百姓生活的摧毁,这些远比历史文献(书籍)来的冲击,来的记忆犹新。

当然,书在人读。我想《国文课》的阅读能可以读者对于传统文脉有不一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