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我国台风根据强度大小划分为几类(台风的形成原理)

2024-04-12 16:55 来源:瓮透网 点击:

我国台风根据强度大小划分为几类(台风的形成原理)

台风根据强度大小分为哪几种,台风的形成原理早知道。

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实施热带气旋等级的国家标准”,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为超强台风、强台风、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热带低压六个等级。

过去我国习惯称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为台风,自1989年起,我国采用国际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划分标准。

按照国际惯例,依据其中心附近最大的风力分为:

热带低压,最大风速6--7 级,(10.8--17.1 m/s);

热带风暴,最大风速8--9 级,(17.2--24.4m/s);

强热带风暴,最大风速10 --11 级,(24.5--32.6m/s);

台风,最大风速12 --13级,(32.7m/s--41.4m/s);

强台风,最大风速14--15级(41.5m/s--50.9m/s);

超强台风,最大风速≥16级(≥51.0m/s)。

形成:

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那里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海面上形成了强盛的积雨云。

这些积雨云里的热空气上升,周围较冷空气源源不绝的补充进来,供给了热带低压较多的能量,如此循环,云团越来越大。

不断扩大的云团受到地球转动偏向力的影响,就逆时针旋转起来,在南半球是顺时针。台风登陆陆地后,受到地面摩擦和能量供应不足的共同影响,会迅速减弱消亡。

台风发生的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包括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称作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在菲律宾被称作“碧瑶风”。

在孟加拉湾地区被称作“气旋性风暴”。在印度半岛被称作“热带气旋”。在澳洲被称作“畏来风”。在墨西哥人则称之为“鞭打”。在南半球则称“旋风”。

台风源地

全球台风主要发生于8个海区。

其中北半球有北太平洋西部和东部、北大西洋西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5个海区,南半球有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西部和东部3个海区。

台风大多数发生在南、北纬度的5°--20°,尤其是在10°--20°占到了总数的65%。

而在20°以外的较高纬度发生的台风只占13%,发生在5°以内赤道附近的台风极少,仅偶尔发生。

台风结构:

发展成熟的台风,可分为三个区域:外圈,半径约200-300km,风力可达6级以上。中圈,半径约在100km,是对流和风雨最强烈区域,破坏力也最大。

内圈,半径约5-30km,多呈圆形,风速迅速减小或静风。如果从水平方向把台风切开,有三个区域:台风眼区、云墙区、螺旋雨带区(外层区)。

台风眼区:风力很小,天气晴朗,平均直径为40km。云墙区:云层高度可达到19km,周围宽可达几十km,这里云墙高耸,狂风呼啸,大雨如注。

螺旋雨带区:雨带宽度在几十km到几百km,长几千km,有阵雨和大风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