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从得道多助到失道寡助的李闯王

2025-03-21 12:38 来源:瓮透网 点击:152

从得道多助到失道寡助的李闯王

在起义初期,老百姓“杀牛羊,备酒浆”,因为“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那时候是得道多助。但“路遥知马力”,三分钟热血不能成大业,后来,李自成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在于成功之后,偏离了起义时高举的理念,也就形成了失道寡助。

李闯王

当李自成举起反明义旗的时候,他具有慷慨赴死的勇气,却决不会料到未来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朝廷兵力的强大,而在于义军内部的极度腐败,这样的结果大概更“使英雄泪满襟”了。

这个出生于米脂农民家庭的农民起义领袖,年少时因为家贫曾经入寺庙,一度为地主放羊,成年之后,应募到当地驿站充当驿卒,受尽折磨、欺凌和压迫。他所生活于其中的明朝末期社会正发生急剧的动荡和变化,连年的灾荒和残酷的压迫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矛盾激化。

百姓追随李闯王

不堪忍受压迫的他举起反抗义旗,在陕西澄县正式拉开了起义序幕。此后又带领部分士兵,杀掉领兵的将官和所驻金县的县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战斗历程,真刀真枪地为了真的理念而战。因为勇敢和纪律严明,在农民起义军之中崭露头角。

不久,李白成率部攻入河南,继而攻克辽州。后来,转战南北的他已经号称“闯王”,举起闯王大旗,这时的社会矛盾较以前更甚。很多文人士大夫审时度势地投身到农民起义军中来,其中比较有名的诸如牛金星、李岩、宋献策等人,李岩建议李自成“均田免粮”、“平买平卖”,并勒令军队“不淫妇女”、“不杀无辜”、“不掠资财”。义军也真正对人民秋毫无犯,这样的正义之师使得老百姓纷纷加入。农民军占领洛阳之后,将得到的大批金银财宝和粮食分给穷人,附近群众纷纷赶来参加义军,明朝政权已岌岌可危。

李自成

又过不久,李白成终于建成了他的“大顺”国,并改称西安为长安。此后进攻北京,这时的起义军已经闻名于大江南北,沿途各县官吏,或投降或逃跑。经过18年浴血奋战,李白成终于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历时276年的明朝统治宣告终结。

随着军事上的节节胜利,遗憾的是,农民起义军的保守、狭隘和无纪律也逐步显露。 在攻入北京城后,起义军迅速腐化 ,变得不堪一击,甚至在态度上也变得骄傲轻敌。当李自成派人招降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由于伤了吴三桂的感情,使得原本欲归顺的这位痴情的将领执意引清兵入关,并在山海关展开激战。起义军节节败退,由盛而转衰;此后,又多次受到重创;最后,李闯王率部在九宫山考察地势时,遭袭牺牲。

闯王雕像

毛主席曾说过,我们不当李自成。纵观李闯王成败的轨迹,其失败在于队伍中暗暗生长出“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在于其队伍在暂时的成功之后偏离了起义时高举的正义的理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两个对立面在时间的推移中慢慢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政权的腐败对于社会稳定、发展和道德的提升有着极大的破坏力。所以,李自成的前后得失的急剧改变对后世有很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