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关于痛经假

2025-02-17 17:14 来源:瓮透网 点击:

关于痛经假



女职工痛经假怎么放女性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不想上班,不想做任何事。现在有十余个省份已经明确女职工有痛经假。在这些省份城市工作,且患有重度痛经的姑娘可以享有1-2天痛经假。而其他省份也正在酝酿关于痛经假的法规出台。接下来为您一一介绍。



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第200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附录中明确——女职工在经期禁忌从事冷水作业、低温作业、高处作业等多项劳动作业范围。



按照目前的规定,我国只有北京、上海、陕西、山西、安徽、浙江、湖北、江苏、江西、山东、甘肃、湖南、四川等在内的10余个省份已经明确了女性劳动者的这一权益。那么,在这些省份中是怎么明确痛经假的呢



北京:1天痛经假



根据《北京市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女职工患痛经,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生产的,经医务部门证明,可以在经期休息一天,算作劳动时间。



重庆:2天痛经假



重庆相关法规规定,患有重度痛经及月经过多的女职工,经医疗机构确诊后,月经期应给予2天休假,按正常出勤对待。



上海:1天痛经假



《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规定,对从事高空、低温、冷水、野外流动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作业的女职工,在月经期间应暂时调做其他工作或给予公假一天。对其他生产第一线的女职工,在月经期间也应酌情给予照顾。



安徽:1-2天痛经假



《安徽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女职工因月经过多或者痛经不能正常上班,申请休息的,用人单位根据医疗机构证明,安排其休息1至2天。



浙江:1-2天痛经假



《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的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对从事国家规定的高处、低温作业和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作业的女职工,在月经期间,应当暂时调整、安排合适工作或者给予一至两天的带薪休息。经医疗单位证明患有重度痛经及月经过多的女职工,在月经期间,用人单位应当给予一至两天的带薪休息。



湖北:1-2天痛经假



《湖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对女职工因月经过多或痛经而不能正常工作的,经用人单位指定的医疗机构证明,用人单位可适当给予其1至2天的休息。



湖南:1-2天痛经假



湖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实施办法的第六条规定,常年从事攀高、低温、冷水、野外流动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所在单位应调整安排其他劳动或者给予休假1-2天。其他工程的女职工在月经期间坚持劳动有困难的,也应给予照顾。



四川:2天痛经假



《四川省贯彻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办法》也规定,从事高处、低温、冷水、野外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的女职工,在月经期间,应暂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安排其他工作;不能调离的,应给予2天公假。



山东:1-2天痛经假



《山东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高空、低温、冷水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从事这些劳动的女职工,月经期间应暂时调做其他工作。对长久站立、行走劳动的女职工,因月经过多或痛经不能坚持劳动的,经医疗机构证明,给予公假1至2天。



江西:2-3天痛经假



江西的;痛经假;天数相对较长,该省从事低温、冷水、野外流动、建筑和一级以上高处作业,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强度等作业的女职工,月经期给予休假二至三天,并相应减少劳动定额,不影响各种奖励和评比。



陕西:1天痛经假



陕西规定,生产第一线的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有痛经等特殊情况不能坚持正常劳动的,经医疗机构证明、单位负责人批准,给假一天,工资照发。



江苏:1-2天痛经假



江苏则规定,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高处、低温、冷水、野外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应暂时调做其他工作,或给予公假一至二天。对其他工种的女职工,月经过多或因痛经不能坚持工作的,经医疗单位证明,给予公假一天。



山西:1-2天痛经假+卫生费30元/月



《山西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在职女职工每人每月发放不低于三十元的卫生费。经本人提出,用人单位应当给予经期女职工下列保护:医疗机构证明患有痛经或者经量过多的,给予一至二日的休息。



痛经假放假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痛经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前者主要出现在未婚女性身上,而病理性则较常出现在中年妇女身上。痛经的临床表现为全身发软、恶心,严重的会出现面色苍白和昏厥的症状。



对于此类疾病诊断,还是靠病人的主观表述为主,并没有客观的标准与界限。有些女性痛经一两个小时就好转,1-2天成了浪费;有些则会持续几天,1-2天于事无补。



由于没有量化标准,痛经的判断主要依靠病人主观自述。所以;经医疗机构确诊后;一条很难在客观做到。